COD和氨氮是每个污水处理从业者无法跨越的话题。 COD与氨氮的关系也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。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,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微生物服务! COD与氨氮相爱的情况一般发生在除碳过程中(除碳过程:仅以去除COD为目的,在去除COD的过程中氨氮和TP也随之被去除)。在除碳过程中,两者都是用来参与新陈代谢的,两者都不是必不可少的。就像恋爱中的人一样,相互包容,形影不离!如世界的美丽环环相扣! 碳去除过程中最常用的比率之一是 C:N:P=100:5:1。这个对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营养比例。该比率仅适用于除碳过程。很多基础知识根本没有详细介绍,导致很多小伙伴误以为所有工序的营养比例就是这个值,其实不然。一般脱硝工艺:C:N比为4~6:1,除磷工艺:C:P=15:1。 所以,为了去除氨氮,可以用爱的方法,将CNP比例提高到100:5:1。前面写的无中毒情况下是否可以加硝化塌陷碳源的问题,特殊情况下(不是钱穷放弃硝化就可以加),只要养分比合适,多少氨氮(一般小于500PPM,大于500PPM一般用物理化学预处理)可以去除! COD和氨氮相互杀灭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反硝化过程中。在反硝化过程中,COD和氨氮分别参与反硝化和硝化过程,相当于业主和供应商的区别。硝化是收藏品的所有者,硝化是配件供应商。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相处,不用过境。如果车主想自己做配件,那只能是一个结果,供应商出局了! 有机冲击硝化就是这种情况! 在反硝化过程中,硝化菌只占细菌胶束的5%~10%,异养菌的数量仍处于绝对水平。对于有机物的影响,文献和教科书中只有异养菌和自养菌一种争氧。 但是,如果DO很高,是否可以实现同步硝化? 在主流工艺下是非常困难的,所以氧气的竞争只是原因之一。在笔者十余年高氨氮废水实践过程中,经过多次有机物影响造成的硝化崩溃,提出了优势菌。竞争理论或多或少在这几年写过的关于氨氮超标的文章中有所体现,但并未详细解释。本文将详细介绍:在反硝化过程中,异养菌的数量是绝对的。在有状态的情况下,控制曝气池内有机物的量,人为控制异养菌的代谢底物,使异养菌处于内源代谢,增殖速度慢,而自养硝化菌处于底物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氨氮代谢进行繁殖,扩大种群,使其在曝气池中处于优势状态,硝化作用就可以建立!当硝化池内有机物过多时,会导致异养菌的快速增殖和新陈代谢,而自养菌的增殖本来就很慢。在不同的状态下,异养菌挤压自养硝化菌 在生存环境中,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种,自养硝化菌自然被淘汰!这也是除碳工艺(如纯曝气池、经典SBR工艺等)难以建立硝化作用的原因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