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质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,也不是供水工程滞后,而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。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,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。我们或许无法大规模改变资源性缺水这一局面,但是可以通过环境保护,减少水资源污染。 水质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、经济性缺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首先,资源性缺水会导致水质性缺水状况加剧,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水源的开发利用率无节制地增加,过高的开发利用率使被污染的水还来不及自净便又投入使用,使用的是污水,排放的是更污的污水,资源性缺水导致水质下降,水质下降导致水不能利用,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,使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时发生,且都更严重。水质性缺水的直接表象首先是环境的恶化,而受污染的水体勉强用作给水水源,一方面使处理工艺复杂,处理费用增高,另一方面也难以保障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优良。特别是随近代工业发展而产生的大量的、种类繁多的污染物进入水体,它们难于被水中微生物降解,却容易通过生物食物链富集于生物体,对人造成危害。因此对污水进行治理和监控,是进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。
|